参与了三次不同朋友主办的拜年活动后(一次学记,一次朋友,一次佛友),以我的意见,还是佛友主办的拜年活动最有意思。怎么说呢?就是我觉得,这一类的拜年是最有意义的。大家坐在一起,喝口茶,吃点饼干,享受着每一刻,每一秒。
去了bro.choo的家后,我们去了何会长的家。。。。。。。
参与了三次不同朋友主办的拜年活动后(一次学记,一次朋友,一次佛友),以我的意见,还是佛友主办的拜年活动最有意思。怎么说呢?就是我觉得,这一类的拜年是最有意义的。大家坐在一起,喝口茶,吃点饼干,享受着每一刻,每一秒。
本邦媒体作业的鸾翔凤翥,一方面面对“限速四十公里”的困难,另一方面又有明显越界的动作。如何取舍,《独立新闻在线》总编辑庄迪澎始终恪守行规,不以圈套诱导犯罪以制造新闻。
多年以前我有幸为他的书写序〈媒体出来凿石后,冬雪都藏起来了〉,特此引述2001年5月4日针对印度从事“扒粪”工作的新闻网站www.Tehelka.com揭发国防部高官贪污的丑闻,迪澎回应了《南洋商报》专题记者黄伟业的提问,严正表明他坦坦荡荡的那些观点:
媒体可否布局引君入瓮?
“大众媒体是不是可以为了要证明或揭露有官员贪污而布局引君入瓮?Tehelka.com的做法,看来是先提供犯罪机会,引诱对方利用这个机会犯 罪,然后再揭露对方犯罪。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并无不妥,……但是,调查并不等同于布局以证明犯罪。布局测试一个人会不会犯罪是在考验人性;但是大众媒体的 主要任务不是考验人性,大众媒体不能故意引诱别人犯罪,然后再去揭露这个人犯罪。否则,这无异于在为媒体本身‘制造新闻材料’。如此一来,新闻媒体或新闻 工作者已逾超新闻伦理。”
80岁的陆庭谕老师据说去岁在书展涉及性骚扰《星洲日报》记者之事,引发民众的纷纷垂注。关怀有之,看戏有之,恶搞和丢石头亦有之。本次《中国报》引述《风采》杂志的报道,又是怎么一回事?
三名同事一齐前往采访
不论女记者是否才一提问,便遭陆老“肆无忌惮地”抱紧及往左脸颊上“啾”的一声亲下去;我们应该注意的是,相关的女记者不是单枪匹马行动,当时乃是与另外三名同事进行采访工作。
当女记者打一开始就遭陆老抱紧及往左脸颊上“啾”的一声亲下去那一霎那以后,这另外的三名同事在做什么:继续拍照,还是马上阻止,或者立即中断一系列的“重施故伎”可能重演?
同事为何任由事情继续?
就算拍第一张照片的时候“大伙当时反应不过来”,到了第二张、甚至是第三张,在惊慌之际仍不忘执行任务的摄记还是对准着同样的pose,“眼明手快的拍下证据”,任由一切默默发生吗?
应该这么说,整个事发,是十分巧妙的。当第一个,或者之后所谓的“性骚扰”动作发生,我个人最大的困惑是,《风采》的记者是否拥有足够的时间,拒而绝之?但是,今次的事故,读者是否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?这些错愕的镜头,这些不解的动作,缘由毕竟如何?
处在扑朔迷离现有的阶段,我们都不知道间中的演绎。然则,我愿意相信我们的社会、我们的媒体仍然对这位独居的老者和长辈,存有剩余的一丝怜悯,不会借此制造加油添醋的新闻材料。
媒体任务不在考验人性
顾念这点,在追踪陆老的过度热情之余,《风采》编采线上的朋友想必也牢牢紧记“大众媒体的主要任务不是考验人性”的诤言,而在下一期同步请教学有专长的心理医生,怎样正确看待陆老当前的状态;必要的话,再而引荐名医对症下药,舒缓病情。
假如专业诊断的结果,证实陆老的健康有所缺憾,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有错,浅见以为,与其不断特写一个病人的自制能力已经失控,登门造访,恐怕也是一种可以尽量避免的干扰。对吗?
反之,要是预知这一切不是病情的恶化,媒体的同行的高层,或许可以从中制定一套作业准绳:忽视潜在的性骚扰风险,任由女记者上门造访,这样的一种安排,是不是人为的错愕呢?
紫藤22
第2届游川短诗创作奖
参赛简章
1、赞助:
紫藤文化企业集团
2、主办:
大将出版社
3、宗旨:
﹙a﹚纪念已故诗人游川
﹙b﹚发掘马华诗坛新秀
﹙c﹚提倡校园华文创作
4、组别及参赛资格:
﹙a﹚公开组:社会人士及大专生
﹙b﹚学生组:在籍中学及先修班学生
5、规则:
﹙a﹚题目自拟,限15行或以内
﹙b﹚作品必须以电脑打字或在稿纸清楚手写
﹙c﹚每人参赛篇数不限,但同一人得奖作品只限最高名次一篇
﹙d﹚寄交原稿及3份影印稿(共4份),恕不退回
﹙e﹚公开组须附身份证复印本,学生组原稿须经校方盖章,证实未曾发表,且非抄袭之作;倘属抄袭,必予揭示
﹙f﹚另具纸张书写中、英姓名、笔名﹙倘有﹚、通讯地址、电话、传真、手机及/或电邮信箱;学生组另附就读学校、班级及校址。资料不足,恕不受理
﹙g﹚参赛者同意主办单位发表或出版其得奖作品而不另支酬劳
6、评审:
邀请著名作家担任;评审团的决定为最后决定,不得异议
倘参赛作品未达前3名水平,评审有权宣布从缺
7、奖项:
公开组第1名:奖杯及奖状、奖金1,00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第2名:奖杯及奖状、奖金50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第3名:奖杯及奖状、奖金30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特优奖5名:奖状、奖金10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佳作奖20名:奖状、游川著作一册
学生组第1名:奖杯及奖状、奖金50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第2名:奖杯及奖状、奖金25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第3名:奖杯及奖状、奖金15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特优奖5名:奖状、奖金50元、游川著作一册
佳作奖20名:奖状、游川著作一册
8、征稿日期:
即日起至2009年4月30日止,邮戳为凭
9、揭晓:
2009年6月公布得奖名单
10、稿件寄交:
大将出版社Mentor Publishing Sdn. Bhd.
21-A, Jalan SG 8/7,
68100
﹙信封注明:游川短诗创作奖﹚
11、询问:
电话:03-61883266;传真:03-61885266;
电邮:mentorp@streamyx.com
12、欢迎浏览大将出版社部落格blog.yam.com/dajiang
本简章如未尽善,主办单位有权修订
前提:
如题目所说,当你看了这篇新闻报道,你有什么感想呢?小弟要征求大家对这个新闻报道的一些看法。过了几天,小弟才放上一些媒体工作者和评论员的些看法。谢谢。
較早前涉及性騷擾風波的華教斗士陸庭諭,再被揭發重施故伎,緊抱、親吻女記者之余,更強咬女記者手背,還不斷要求女記者叫他“老爸”。
“噁心到了極點”
身受其害的《風采》雜誌女記者,為了深入採訪陸庭諭非禮記者事件,特地走訪其住家,豈料自己竟成為最新一名受害者。
有關記者採訪期間,陸庭諭一直要求對方叫他“老爸”,卻遭記者推卻;陸庭諭卻熱情地將女記者拉近身邊,強而有力的以雙手搖晃著其肩膀說:“不然,叫老爹!”
有關記者當時與另外三名同事進行採訪工作,陸老受訪時,卻肆無忌憚地對該女記者表現熱情,女記者才一提問,便遭陸老抱緊及往左臉頰上“啾”的一聲親下去。
大伙當時反應不過來,陸老接著笑了起來,聲音很響亮,手則不斷在女記者身上拍打,說道:“好好好,乖女兒,大家都是我的乖女兒。”
詢及陸老這樣對待女生,是否擔心已故妻子生氣時,他反問:“你說有沒有,會不會?”然后搖搖頭,似乎完全不當一回事。
訪問持續進行時,陸老表明兒子對于之前非禮的指責,完全不加以理會;訪談進行到一半,陸老突然抓起有關女記者的手,然后咬了下去。
女記者事後如此回憶:“我還來不及反應,手背已留下清楚可見的牙痕與口水。天呀!噁心到了極點!這次大家驚慌失措之過后,很憤怒!”
對于女記者激動地責問陸老何以咬其手背,陸老只是臉帶笑容。
較后,陸老起身接電話,談完話之后,竟走到另一名女記者身后,突然雙手抓起她兩邊鬈曲的長髮,說:“好可愛啊!長髮何時為君剪啊?”
對于記者在訪問中,一再追問有關非禮的指責,陸老就是不肯說一句話。
採訪結束后,陸老送有關採訪隊伍到門口時,又出其不意強吻有關女記者。
住垃圾屋,憶已故的太太!
華教斗士陸庭諭住在蕉賴金魚村,窄小的空間里堆滿報紙及書籍等,家俬也非常殘舊,被他笑稱是住在“垃圾屋”內。
他接受記者訪問時,眼神環顧住家四週,語帶哀傷地說,這間垃圾屋內,只有他孤伶伶過生活。
他說,這是他和他太太共同打造的家園,里頭太多不捨的回憶。
“不知不覺,她(妻子馮秀珍)已不在我身邊兩年了,我每天都在想念著我的太太。”
語畢,他將隨身攜帶的妻子照片,從口袋內拿出來展示給記者看,眼神盡是哀傷。
華教泰斗陸庭諭性騷擾女記者事件,一度鬧得沸沸騰騰,為了讓陸老有說話的機會,《風采》記者不甘放棄,多次約訪陸老。
孰知,就在《風采》記者聯絡上陸老,並登門造訪時,一連串驚心動魄的事發生了!跟陸老的訪談,竟變成《風采》女記者一場抹不去的夢魘。
剛發生的性騷擾女記者事件,似乎沒有在陸老腦海留下一絲痕跡,他面對《風采》女記者時,竟突如其來,除了大力摟抱女記者,還強吻,更咬了記者手背一口,留下牙印與口水……
在場的《風采》攝記,在驚慌之際仍不忘執行任務,眼明手快的拍下証據。
這段約45分鐘的獨家專訪,也記錄了陸老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對白。
“快點叫老爸!”
自從陸庭諭非禮女記者風波發生后,《風采》雜誌女記者數度前往他的住家採訪不果,留下電話號碼給鄰居,不料陸老回電時,不改“老爸”本身,強逼女記者稱他老爸。
據《風采》報導,陸老于本月3日致電該雜誌編緝室,電話中聲量高昂,並連聲以新年賀語祝賀女記者,心情極好。
女記者听出對方的聲音是陸庭諭,數度稱他為“老師”,豈料陸老竟說:“怎麼有老爸不叫,卻叫老師!快點叫老爸!”,令女記者錯愕。
女記者以笑聲尷尬帶過,匆匆掛上電話,過后再次致電對方約訪時,他仍堅持要女記者叫他“老爸”。
★詳細報導請見最新一期《風采》2009-01-17 10:28
週四(1月15日)代表80歲老讀者在“星洲日報80週年報慶”儀式上致詞的邢廣生女士是我父親的老師。我父親是位教師,我也是教師。
父親已退休在家,他在報上看到他一直都十分尊敬的邢老師的相片和談話,回首往事,心情有點激動,要我代他向邢老師及星洲日報致意。
邢廣生致詞時說,《星洲日報》最接近中國抗戰時期的《大公報》,因為《星洲日報》有大報的格局和風範。
我們一家都是《星洲日報》的長期讀者,我們非常認同邢老師的話。
我們也認同讀者林以達、魏康妮、黃玉鳳和黃懷樂在《溝通平台》發表的文章中所說的話:“《星洲日報》對新紀元風波的報導處理,讓很多讀者非常讚賞,《星洲日報》的報導或評論,都是以華教大局為重;將此事件對華教的傷害減至最少。”
我是老師,對校園暴力的風氣非常擔憂。那位林同學為甚麼會有暴力行為?我覺得,某些人煽動情緒的談話、網站貼文和某(报章最喜欢用的词语:某人,某报章,某网站......)報章評論(那个报章?)作者極盡煽情和人身攻擊的文章是脫不了關係的。我個人也不喜歡董教總和新紀元學院的某些負責人(谁?),但是我們必須提倡理性的討論、光明正大的談判。
《星洲日報》作了良好的示範:也不像某報(那个报章?)那樣刊登謾罵和人身攻擊的文章;公正的報導兩方面的談話,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評論,建議各方以華教的大局為重。
该与不该,对或不对,如今说什么都太迟了,事情已经确确实实地发生。他只是一个廿岁出头的孩子,肩负镁光灯的过份的投注;我不知道,这些编辑和记者心里到底怎么想:
如果那是自家的儿女自家的骨肉自己的心肝宝贝,他们是否一如既往飘飘欲仙地操弄手中的那些版位,凭借神父的姿态继续指指点点卖弄一发不可收拾的煽情和血腥?
教育的根本功能,底线在于全力保护学生的成长和远景。就算言论和行为偶有大错,也要有所宽容,辅而导之。故孔子说:“不教而杀,谓之虐。”但是,这些媒体显然玩得过火了。
如果他已越界,就让律法逐一按章裁决是非。如果他是大意冲动,可否教以“毋急用忍”?如果他是蒙昧糊涂,则当晓以智慧。如果,如果他是“受人误导”,请你全力以赴引导他点头,诚心接纳那一番大道理。
不是义正词严地说好“情在人间”吗?我们仍然回不过神来,不愿回到教育之道处理事端。事发以来,报道的矛头只有一个:他,他,他。之后,四家大报不约而同把同一则新闻放在头版。
我不明白,真的不很明白,这一段无限的时间这一片浩瀚的空间,当真只有这一号消息可以摆在焦点的舞台吗?
个人情绪的引爆,集体暴力的引发,社会舆论的引导,皆有错综复杂,一言难尽的缘由。天下所有的失误,都不是单一方面造成的;责任和后果也一样,绝非出自同一个人同一件事。
我们的心中要是尚存一点点隐恻的大爱,首当因此闭门自省,而不是趁机丢了一块大石头,再插一把牛刀;然后,从容不迫地从千篇一律的文告后门逃之夭夭而暗自偷笑。
笑吧笑吧,倘若你觉得很好笑你就笑吧,倘若你觉得很好玩你就玩吧。他只是一个廿岁出头的孩子,还在学习攀越漫长的人生;只不过他现在有一些偏激的想法行差失错。
请大家在这个最为艰巨的阶段为他的未来代祷,为他读一首泰戈尔的《审判官》,许他安度脆弱重得自新:
“你想说什么尽管说罢,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。
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,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。
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一下,恐怕你就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罢?
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,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。
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,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。
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,去责罚他,因为只有热爱人才可以惩戒人。”
朋友要离开马来西亚了。奇怪的是,心情却不是很沉重.......也许经历了许多事情,让自己成长起来了。在此,我以图来说我和朋友们在2009年最后一次的聚会(也许吧)
intro:
My friends wanna leave Malaysia dy.But the unusual is, my feeling was not very sad .......maybe experience many things dy and grow up .From here , i will using picture to saying out our 2009 last( maybe) gathering in Telok Cempedak
S警察:
Selamat pagi .Welcome to S 国土,帅哥。你可知道为什么我找你吗?
Mr.M:
当然知道啦!因为我leng zai (广东) 吗。(按:自恋狂!)
S警察:
=.=lll…..你讲这个,你不会冷吗?
Mr.M:
今天很热啦!热情在我心里狂跳啊!啊!啊!(按:猥琐!)嘿!XXX鬼,你找我,有什么事吗?
S警察:
(X的,这样叫我!)当然有事啦!真所谓‘无事不登三宝殿’吗。。。。。。
Mr.M:
我没听过!呵呵!快点!人家有生意要谈的。。。。。。很重要的!外加还要挑货!cepatlah sikit!!!!
S警察:
你在M国家有学undang的吗?呵呵!
Mr.M:
当然有啦!只是考试fail lo 罢了吗。。。。。。呵呵!威水ma?
S警察:
呵呵!难怪啦!怪不得你会驾驶dengan arah bertentangan,还有你看不到那个“dilarang U-turn”的告示牌哦?!知道这样是break the rule 吗?WE MUST FOLLOW THE RULES! (按:这是‘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’学来的)
Mr.M:
So?
S警察:
SO saman lo.呵呵!帅哥,you know what is ‘saman’?不然就吃nasi kari咯!
Mr.M:
哎呀!这么麻烦!(拿起吉他,唱起阿牛的‘欢迎你来到我的家’).欢迎你来
S警察:
哦…这样啊!呵呵!你知道吗,帅哥,其实我。。。。。。
Mr.M:
是不是觉得我帅,所以爱上我了?(按:你是gay的?)
S警察:
=.=lll。。。。。。我想说,你犯了XXXX条文,那就是你这个帅哥意图要rasuah我,这是break the rule的!WE MUST FOLLOW THE RULE ,帅哥。
Mr.M:
。。。。。。。(无语)。。。。。。。(不懂要讲什么)
这时,S警察的上司来了。脸上少了一份人情,多了一份法治的精神。(按:好‘恐怖’啊!!!~><)
G上司:
请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忙吗 ,S警察?
S警察: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按;机密!不可泄漏!)
过了几天后…….这时的场面,异常地不同。少了玩笑的干扰,有的只是严肃的的对话。
J法官:
被告认罪吗?
Mr.M:
我认罪。
风,打过了Mr.M的头发。头发吹起来,仿佛和风约会似的。此时,脸上已经写着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写着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写…..
着…………..
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自己猜啦!!不要一直都是我给答案!!
~按:你是否觉得这些东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正常?这事件是真实的(取自“星洲日报”-“在狮城被控图贿警,马华支会副主席判监罚款”的),但是里面的对话是虚构的。
所以呢......
请大家
不要对号入座(若你要,我也没办法)